中国苏州网  欢迎您! 设为首页

去年10月,由嘉实多和博世汽车

双店同庆!首批嘉实多和博世联合

提到小米科技推出的“小爱触屏音

秒变一台移动小电视,小米小爱触

作为多年小米手机忠实用户,自然

小米终于出了自己的第一款电纸书

比亚迪最帅旗舰车曝光,新车标、

比亚迪最帅旗舰车曝光,新车标、

新10年的城市竞争 南京靠什么取胜

2020-06-23 11:39:05 来源: 阅读:-

来源:微链智库

2001年,0ECD(经合组织)首次提出创新集群概念,这是一种“以创新为目标”的集群。以全球创新中心硅谷来说,高校、科研机构、投资公司、创业企业等业态聚集,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生物彼此协作,打造成了一个近乎完美的“热带雨林”,这个热带雨林的繁荣发展带动了旧金山乃至整个湾区的发展。

“以产带人,以人兴城”。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后,新兴产业的发展成为城市崛起的新引擎。中国深圳也因创新集群的发展带动整个城市的飞跃。

如今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在席卷全球,众多中国城市正在抢抓机遇。

在新一波崛起的城市中,“六朝古都”南京十分亮眼,尤其是在疫情爆发以后,南京经济保持稳定发展,得到了全国瞩目。人们才发展,南京的创新产业远比大家印象中丰富。近十年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经历了大洗牌,未来的十年

城市要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

南京没有创新创业土壤?

在我国以往的创新版图中,“古都”南京并不显眼。

虽然有着不输北上的科教资源,但位于经济活力十足的长三角,南京显得尤为沉稳淡定。在创新指标中,南京既缺乏头部的互联网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高新企业数量较北上广也差了一个层级,2017年高新企业数量是北京的十分之一,是上海的四分之一。

在初创企业方面,南京的创业融资活力一直不强,远低于同处长三角的省会城市杭州,甚至低于本省的苏州。

除了数量较少外,南京创业企业同其他城市企业相比融资金额不高(运满满获得120亿人民币,是南京企业获得最多的一笔融资。)且南京企业的融资大多为早期融资,连续4年超70%的融资都在B轮以下,大部分企业在早期获得融资后,未能形成良好的生长状态。

当年轻人用脚投票的时候,拥有众多创新行业企业和高薪工作机会的地方才会吸引他们前往。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9平均工资数据,IT业平均工资水平自2016年首次超过金融业后,已经连续4年位居第一名,达到123326元,其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员达到100550元。但南京的高薪职位还集中在金融服务领域。以往南京创新行业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数量较少,创新岗位、工作机会相对较少,也直接影响了南京的创新人才的流入。

纵观南京的历时发展,南京并非没有创新土壤,新中国成立后,南京创造了中国“多个第一”,比如研制出第一套收音机真空管、第一台全自动车床、第一个脉冲磁控管等等。

排名全国第三的高校数量、超百个国家级研发平台是其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持,发达的经济、优良的生活环境和核心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是吸引人才和企业来宁的重要支撑。

南京认识到,市场创新主体不足,是制约南京科教活力发挥的关键短板。同时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南京要在新一轮的科技竞争中抢抓机遇,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创新企业是重要支持。

南京雄厚的传统产业基础,偏保守的商业文化等因素让南京在上一波互联网发展浪潮中表现平平。但现在情况已经在发生改变,2018年南京把打造宽容失败、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主攻方向,对全球打开大门,为创新创业创造厚植土壤,迎来了创新高速发展期。

浇灌创新之芽

2018年南京“一号文”提出大力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2019年“一号文”提出打造“科创企业森林”。2020年“一号文”提出完善科创企业森林成长机制。3年针对科创企业提出不同的发展重点和扶植增城,南京把企业的创新引领作用放到重要的地位。

南京首先在创业企业源头——创业载体、金融服务、创业引才等方面制定了优厚的政策,鼓励创新载体及创业投资企业落地南京,为创业者创造更优质的创业环境。

2017年,南京市正式启动“两落地、一融合”

(科研成果落地、新型研发机构落地、校地融合发展)工作,成立新型研发机构,发挥南京的科研基础优势,鼓励科研成果落地。同时南京对全市83个产业园区进行整合,设立15个高新园区,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向园区集聚,真正发挥集群效应。同时改变园区以往竞争的关系,形成跨区联动发展模式。“伙伴园区”支持企业跨区转移,共享科技转化成果。

其次,南京把企业做了细致划分,制定了创业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领军型科技企业、上市企业以及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等不同类型企业的梯度发展工作推进机制。不论创新企业在何种发展阶段,都能够找到与之对应的成长帮促计划。

针对创新型企业来说,高投入高风险一直是其显著特点,创新资源的高投入是保证企业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顺利开展创新活动的关键性因素,但同时创新结果的不确定性和创新成果的市场反应的不确定性都存在着高风险。能够得到政府的帮扶无异于为企业打了一剂“强心针”。

同时南京市制定的“4+4+1”产业集群政策也为各类创新主体的引进与培育指明了方向,让更多创业企业可以在本地找到产业链上下游伙伴,获得更丰富的市场信息及人才支持,为未来地区产业做大做强奠定基础。

2020科创企业森林初成

两年的创新名城建设,南京的创新土壤越来越肥沃。

截止2019年,南京市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软件园和国家备案(专业化)众创空间等科创载体总数达到97家。

金融方面,南京市级科创基金合作成立子基金34支,总规模58.2亿元,完成投资项目40个。引导社会资本与图灵研究院等12家新型研发机构合作成立子基金,总规模18.5亿元。

新型研发机构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全市278家新型研发机构共引进配备科研和管理人才近万人,在研在孵项目1426个。

各类服务的灌溉之下,科创企业森林正在飞快成长。

南京已有科技型上市公司76家,南京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1家,同时引进了一大批国内头部互联网科技企业,以领军企业带动产业生态发展。

2019年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净增1562家,增长率达到50%,累计已达到4680家。有28家企业入选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库,入选数量全省第一。独角兽企业增长率高达650%。

在小企业方面,2019年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6685家、比上年翻一番,2020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4645家,同比增长24.8%,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成交金额同比增长35%,技术输入、吸纳数量与金额全省第一。

从这些增长幅度来看,南京科创森林的建设颇有成效,创新集群也在快速发展,2019年南京在全球创新指数(GII)创新集群的排名中,又上升了2位,位于全国第5,世界第25。

产业的发展带动人才的流入,人才的活力又促进着创新产业,这一切形成良性循环,南京的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升。

但同时也要看到,城市间的竞争越发激烈,成都、武汉、西安等城市近年来创新发展步伐都在加快,在长三角区域内,杭州、合肥、苏州等新一线城市也不甘落后,但是“胜负的‘赛点‘不在于门槛多低、补贴多高、政策多好,而在于清晰的发展思路、明确的产业定位及完善的基础建设“。

任何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南京的创新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至少在2020,南京已经打出了不错的开局。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趋势下,南京还将发挥战略支点、创新引擎和门户枢纽的地位,同长三角其他城市的产业创新合作走向深入。

有着科教研发实力、创新产业及“科创企业森林”,南京的创新发展之路令人期待,“古都”正在新一轮科技发展中焕发新的生机。


推荐阅读:oppo云服务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