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乱针法绣江南:4名南航学子走进江苏,追寻苏绣芳迹
来源:互联网 2019-09-02 09:28:01 中国苏州网
本文摘要:苏绣的历史悠久,建于五代北宋时期的苏州瑞光塔和虎丘塔都曾出土过苏绣经袱, 苏绣 在针法上已能运用平抢铺针和施针,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苏绣实物。据有关史料记载,自宋代以后,苏州刺绣之技十分兴

    苏绣的历史悠久,建于五代北宋时期的苏州瑞光塔和虎丘塔都曾出土过苏绣经袱,苏绣在针法上已能运用平抢铺针和施针,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苏绣实物。据有关史料记载,自宋代以后,苏州刺绣之技十分兴盛,工艺也日臻成熟。农村"家家养蚕,户户刺绣",城内还出现了绣线巷、滚绣坊、锦绣坊、绣花弄等坊巷,可见苏州刺绣之兴盛。怀着对刺绣文化的憧憬与发扬地方传统手艺的热情,4位南航学子来到江苏各处,用实际行动实践了大学生应当肩负的社会责任。

烟雨如丝线,斜织就,锦绣旧江南

    要了解苏绣,首先要了解苏绣的历史。

    苏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其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衍无锡、常州等地。刺绣与养蚕,缫丝分不开,所以刺绣,又称丝绣。清代确立了“苏绣、湘绣、粤绣、蜀绣”为中国四大名绣。

    我们一行苏州考察的第一站是中国刺绣艺术馆。由于地处偏僻,交通十分不便,我们公车换乘数次,颠簸两小时才顺利到达。这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刺绣文化专业展示馆,徜徉于馆内,我们不仅了解了苏绣,粤绣,蜀绣,湘绣等全国各地绣种的刺绣精品,还观摩种桑,养蚕,缫丝,炼染,丝织等模拟展示和绣娘现场表演。不仅如此,馆内还汇集了姚建萍、邹英姿等当代苏绣大师的倾心力作,尤其是镇湖8000绣娘的共同完成的刺绣作品,观来令人叹为观止。门口的保安大哥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拍摄过《凤穿牡丹》《天堂绣》等知名影响剧。刺绣这门艺术,只有当你亲身去看过了之后,你才会真切的感受到这些作品的震撼力。

    而另一个集刺绣大成之所在——中国苏绣艺术博物馆,相比远离市区的中国刺绣艺术馆另有一种大隐隐于市的安静。一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副长400厘米、宽33厘米的刺绣长卷《姑苏繁华图》,将苏州风土人情都纤毫毕具地精绣出来,可谓是一幅苏绣艺术精品。四面厅中展出的是明清时期的苏绣绣品和近、现代绣品,无不令人感叹绣娘们的精湛技艺。

风云暗生变,看当下,烟火今人间

    从几次的寻访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个现象,仅苏州一地就有很多向大家宣传刺绣文化与艺术的博物馆、艺术馆之类,但相较于车水马龙的苏州园林景区,这些刺绣馆都十分冷清,好几个地方都被我们四个人“包馆”,我们虽然对能够独享引人入胜的绣品感到快乐,也意识到一个问题。这里太冷清了,虽然这里的博物馆票价并不高,参观门槛很低,但是还是没有多少人愿意来了解,欣赏。刺绣虽说是一门艺术、一种文化,但她也是一门手艺。如果她不被人们重视,孤芳自赏的展品上蒙上一层层灰,谁又能说不是在那些绣娘、那些手艺人的心上蒙上了一层灰呢?时至今日,苏绣是不是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了呢?我们怀着新奇和激动来了,却带着不知名的落寞与感伤走了。

    之后我们还参观了苏州有名的绣品一条街,这里有很多知名大师工作室,他们在工作的同时,也会售卖自己的作品。我们走过一间间不起眼的门面,大如屏风、装裱的绣画,小如扇面、香囊,无不细巧精美。也许是因为我们到的时间是中午,所以苏绣一条街看起来有些冷清,琳琅满目的商品和稀稀散散的人群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不禁让人开始担心,是否苏绣的延续和发展已经面临着挑战?这是苏绣作为一个行业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带着疑问,我们进行了调查,同时在网络和实地进行。网上问卷在采样时遇到了一些困难。同学们对苏绣这简单的两个字似乎热情不足,在我们的一番努力之后,总算得到了比较多的问卷结果,不过情况也不容乐观,有超过60%的同学在回答“你是否了解苏绣?”这一问题时,答案都选择的是不了解。其实苏绣在年轻一代中的发展一直以来都不太乐观,快速发展的社会以及日渐科技化的产品,使得苏绣这种,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昂贵工艺品淡出了不少年轻人的视野。街头采访则显示,对于苏绣,老年人普遍比年轻人更感兴趣,也更了解。在对一些小商家的采访中,从他们的表情来看并不是很乐观,但是有一些工作室却也能够通过各种途径销售,用各种体验活动吸引刺绣爱好者。

黄发垂髫倶,师与徒,携手劈新线

    刺绣研究所的展厅里,我们看到了很多师徒相承的故事,照片上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老人们,曾用一双双巧手在绣绷前飞针走线,绣出珍禽花木、千里江山。想起绣品街那里,那里我们看惯了年纪比较大的阿公阿婆刺绣,却鲜少看见徒弟们,而这里,多了不少中年人,甚至青年人的身影。

    我们还前往无锡,探访了寸人豆马的无锡精微绣。在位于惠山古镇附近的赵红育大师工作室,我们看到的是创新与传承的结合。赵老师是个勇于创新的人,她经常在外展演、交流,深知非遗必须走向市场才能有活力。她升级工作室,扩大面积,完成刺绣制品的展厅布置,利用惠山古镇的文旅优势,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各类限量版刺绣制品成了热销品。我们在展厅里也看到了许多年轻游客,甚至有蹒跚学步的孩子,指着一幅幅绣作,向父母咯咯直笑。只有将传统文化注入到新一代人群中,它才能充满生机活力,日渐强大。

    我们四人,由南京出发,再回到南京,仍是意犹未尽,在位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近的南京博物院再次寻找刺绣的身影,六朝古都,王气尤盛,精美的缂丝制品,华贵的刺绣龙袍,古雅的缠枝纹饰,可惜的是,很少看到那更为温婉的苏州刺绣了。

    虽然前路荆棘丛生,但是有那么一批创新传承的有识之士,那些爱好与支持的大众,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经过百年传承的苏绣文化,必将把美传递到更远的地方,更久的将来。

作者:王心怡

(正文已结束)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

评论:平乱针法绣江南:4名南航学子走进江苏,追寻苏绣芳迹

    猫扑网友:余命72 G3nTL3m
    评论:他看事总乐观,看人总悲观!

    天涯网友:快樂始于釋懷
    评论:都说炫舞里面的人物身材好,我告诉你,你要是天天那么蹦跶你也瘦。

    百度网友:春暖々花開
    评论:我还没年轻到什么都懂的地步。

    搜狐网友:记不起忘不掉
    评论:闭上眼睛,我看到了我的前途

    网易网友:ぺ笑待傷悲
    评论:女人们,只有面对问题时不冲动,才能让爱情不被动!

    淘宝网友:魂牵于心  7mr°
    评论:有没有一个女生会对我这样说:“别装了,我知道你喜欢我”

tag展示